7月17日-18日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瞭《中共深圳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決定》,通過實施7大工程、24項重點任務,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7大工程中,實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攻堅工程,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被擺在瞭首要位置。
今年3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設立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正式投入運營,首期規模50億元,將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天使類項目。
城市的競爭,亦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決定》中提出開展創新文化厚植行動,積極培育以創新為最鮮明特質的城市文化,營造開放包容、協同合作、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
這傢2013年成立的創新型企業已成長為人工智能3D傳感領域裡的“瞪羚”型企業,其自主研發設計的3D傳感攝像頭已出現在智能手機、新零售、智慧客廳、智能機器人等諸多領域。
深圳還將健全創新服務支撐體系,完善孵化育成體系建設,構建涵蓋技術平臺、專業服務、創新孵化、創業培訓等全鏈條式科技服務體系,包括新建一批“國傢雙創示范基地”,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創業孵化鏈條等。
實施創新生態全面優化工程在《決定》中也占據重要位置。深圳提出大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構建一流的綜合創新生態,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使創新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奧比中光是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來自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11009.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分別增長10.7%和9.9%,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3個和2.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紮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146.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2111.99億元,增長9.6%;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645.79億元,增長6.9%;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466.58億元,增長6.9%;新材料產業增加值141.75億元,增長8.8%;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141.92億元,增長23.8%。
良好的政策環境是深圳綜合創新生態系統中的核心。近年來,深圳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增強新常態下創新發展的政策供給,結合深圳改革的實際,前瞻性地出臺創新政策,搭建起“雨林式”政策體系,為高新技術產業的質量型增長、內涵式發展提供政策“大貨車四錄行車紀錄器彈藥”。
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之城促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8月2日下午,南山軟件園基地的HUI咖啡,一場技術沙龍正在舉行,奧比中光、百度、比特大陸、瑞芯微電子、閱面科技等創新企業齊聚一堂。奧比中光的技術負責人現場展示瞭一款可滿足智能門禁技術需求的超小型3D識別傳感器。
五年前,奧比中光還是一傢“蝸居”在留學生創業園內的初創企業,十多個人就擠滿瞭辦公室。如今它的員工已經超過400人,並在上海、廣州、西安、美國設有分部。位於深圳高新區聯合總部大廈的奧比中光總部展廳內,經常簇擁著各地客商。
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產業、政策、資金、人才、創新文化等各種創新要素會慢慢沉淀並不斷整合,形成綜合創新生態系統,推動發展進入新層級。
深圳還探索建立科研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
位於南山的深圳科技園片區。(資料圖片)
《決定》指出,在探索建立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和國際科技合作機制過程中,將首先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科研項目管理體制,包括創新科研項目的立項、組織、實施、管理機制,強化成果導向,精簡科研項目管理流程,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營造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潛心研究的環境。
“共性技術產權池”可供在深企業無償使用
儲才投資再騰地,深圳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可謂用心良苦。《決定》提出,開展產業空間擴容提質行動,推動老舊園區提質升級,在地價、容積率等方面持續加大“工改工”支持力度,鼓勵采取先租後讓、產權入股、異地置換、廠房聯建、閑散用地清理等方式,推進舊工業區連片升級,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空間。
深圳將建立市場化的項目遴選機制,建立常態化的政企科技創新咨詢制度。對於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等國內外頂級科學傢牽頭申報的項目,將建立“綠色通道”,簡化評審環大車專用4錄行車紀錄器安裝節。在基礎研究領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識創新的制度,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持續支持有創新價值但未形成共識的項目。
“這份文件讓我感到振奮。”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CEO黃源浩表示,無論是科技體制改革,還是優化創新生態,都讓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調動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讓科技人員敢想願做。
優化市場導向的創新資源配置機制,讓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充分活躍起來,才能形成推動創新的強大合力。
深圳將探索建立科研項目攻關動態競爭機制,對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將一次性資助調整為分階段資助。探索科研成果懸賞制度,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關鍵領域,遴選一批重大科研項目,面向全球征集攻關團隊,購買符合條件的創新成果和解決方案。
《決定》提出,完善科技成果共享制度,建立科研創新失敗案例數據庫,減少創新從零開始的試錯成本。由政府購買科技成果,建立共性技術產權池,對符合條件的在深企業無償開放使用。同時探索建立社會資源參與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機制,發揮財政創新資金引導作用,建立聯合基金、慈善捐贈、眾籌等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骨幹企業和社會力量建設高水平民辦研究機構,開展前沿基礎研究。
“智匯鵬城”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是什麼令深圳高新技術創新能夠持續澎湃?一個融匯瞭政策、金融、人才、文化等諸多創新要素的綜合創新生態系統無疑是關鍵。在這個系統內,“政產學研資介”等正向激蕩,不斷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輸送創新原動力。
深圳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
人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靈魂,深圳將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實施“鵬城孔雀計劃”和“鵬城英才計劃”,更加積極主動地引進海內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與此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造就高素質技能人才大軍,緊扣產業需求,培養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通過夯實人才基礎,為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7月25日,深圳實施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和落戶“秒批”新政正式滿月。這項政策讓畢業生通過系統上傳畢業證及驗證報告、學位證、身份證,由系統自動核查後實現“秒批”。來自深圳市政務辦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秒批”政策上線首月,有48258人上傳材料並提交申請,42552人測評通過。而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深圳已累計引進“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57個、“孔雀計劃”創新團隊116個,新引進和新增全職院士9名,總數達到38名。
整合國際國內創新資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輸送原動力
引入人才後,深圳將完善創新投入機制和科技金融政策,促進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金融之城,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決定》透露,將完善天使投資母基金運作機制,吸引社會資本設立更多細分領域子基金,支持初創期種子期企業發展。大力吸引一批國際知名風投機構、私募基金等落戶,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之城。
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
頂級科學傢牽頭申報的項目將享“綠色通道”
7月17日-18日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瞭《中共深圳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決定》,通過實施7大工程、24項重點任務,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7大工程中,實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攻堅工程,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被擺在瞭首要位置。
整合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建設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版次:A02來源:深圳商報2018年08月05日
今年4月,全球矚目的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國際賽總決賽在深圳大貨車四錄行車紀錄器安裝龍崗舉行,來自31個國傢的1460個項目報名參賽,最終來自以色列賽區生物與生命科技行業的Corneat Vision項目摘得桂冠,獲得100萬元人民幣的最高獎項。
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必然是一片人人向往的創業樂土。深圳將構建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機制,瞄準國際一流水準,擴大科技領域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開辟多元化合作渠道,建立更具彈性的機制,加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對外科技交流合作,強化創新夥伴關系,打造全球創新網絡重要節點。
《決定》透露,建立與國際創新中心更緊密的合作機制,對接矽谷、波士頓、慕尼黑、特拉維夫等全球主要創新中心,完善創新創業直通車機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在創新資源集聚地設立研發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海外創新基地。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也將打造成覆蓋全球主要創新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平臺。
提出建設全球創新創意之都,這既是深圳對自身產業實力的自信,更是成熟的綜合創新生態系統使然。
- 大型車行車紀錄器安裝 行超大小事有他就搞定
- 6鏡頭行車記錄器推薦 行車影像可以透過雲端即時觀看@E@
- 6鏡頭行車記錄器推薦 前後左右四鏡頭行車完全無死角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